孩子口吃:如何正确应对

刚刚学会说话的孩子,由于急于表达,可能会频繁重复某个词,如果家长不及时纠正,可能导致口吃现象。孩子学说话时是否都会有口吃期?事实上,在2-3岁的阶段,孩子会经历短暂的“口吃期”,这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。这主要是因为孩子的思维和语言发展不对称。一方面,孩子在学会走路后,社会接触扩大,思维发展迅速,自我意识增强,有强烈的表达欲望。另一方面,孩子的语言发展尚未成熟,词汇量有限,表达能力有限,导致在自我表达时,无法找到合适的词语,或选择词语的速度较慢,出现口吃现象。

专家指出,5%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短暂的“口吃期”。然而,随着孩子的成熟和家长正确引导,孩子最终会恢复流畅的语言表达。那么,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口吃呢?

1. 轻松地进行语言训练。口吃主要是由于语言发展缓慢造成的,家长可以进行一些语言训练。例如,家长可以找到有趣的顺口溜,一边做动作一边教给孩子,让孩子感到说顺口溜的快乐。或者选一些图片色彩丰富的图书,给孩子讲故事的同时,问孩子一些简单的问题,并鼓励孩子复述句子。在玩耍时,家长可以假装向孩子请教问题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家长的情绪一定要保持开心、轻松,并适时给予孩子表扬。

2. 采用缓慢对话法。当孩子与家长交谈时,让他慢慢讲,特别是开头第一句,甚至头一个字,更要慢而再慢。家长应极耐心地倾听,不要急于插话,不要用插话代替孩子要说的话。在孩子说完话时,过一两秒,家长再做反应,用慢节奏回答孩子,并尽量用孩子刚才用过的词语。在家长与孩子这样有意识地对话时,最重要的是要尽量表现出对他们的爱。

3. 给予心理治疗。家长应为口吃的孩子创造一个愉快安定的环境,消除他们的思想负担,减少口吃。当孩子有口吃时,不要模仿、嘲笑孩子,不要使周围人过分注意孩子的口吃缺陷,不能表现出急躁情绪和粗暴地中断孩子的讲话。家长应多给予安慰和鼓励,指导孩子说话时放慢速度,降低音量,从容不迫地讲,引导孩子树立克服口吃的自信心。